[1] |
何晶,任宁宁.基于内容标引的数据推送方案的探索[C]. 2009国际传输与覆盖研讨会论文集, 2009:82-90.
|
[2] |
池书进.得到APP知识服务运营模式分析[J].出版参考, 2018(5):8-9.
|
[3] |
文庭孝,刘晓英,刘灿姣,等.知识关联的结构分析[J].图书馆, 2011(2):1-7.
|
[4] |
赵宏源.出版视域下的知识关联体系构建[J].中国传媒科技, 2019(1):52-55.
|
[5] |
温有奎.知识元挖掘[M].西安: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, 2005.
|
[6] |
武法提,黄石华,殷宝媛,等.场景化:学习服务设计的新思路[J].电化教育研究, 2018(12):63-69.
|
[7] |
张菲菲.论思想与表达二分原则的产生[J]中国商界(下半月), 2008(2):213-214.
|
[8] |
赵娟等.非纸质文献的标引与计量初探[J].河南图书馆学刊, 2007(6):71-73.
|
[9] |
冯宏声.知识服务的冷与热、旧与新、本与末、长与短[EB/OL].(2018-08-01)[2019-07-03] 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__biz=MzAxOTY1Mzg1NQ==&mid=2650191304&idx=1&sn=a03bd17b2fa03d778bf23b07e24182fa&chksm.
|
[10] |
赵宏源.知识服务中交互的特殊性研究[J].出版与印刷, 2019(1):6-12.
|
[11] |
滕洪松.学术论文关键词标引与知识元表达[J].情报探索, 2010(8):32-33.
|
[12] |
顾潇华,姜亦强,崔涛,等.中文自动标引、全文检索及中文搜索引擎三者关系的探讨[J].图书馆学研究, 2011(9):41-42, 94.
|
[13] |
原小玲.基于知识元的知识标引[J].图书馆学研究, 2007(6):45-47.
|
[14] |
温有奎,温浩,徐端颐,等.基于知识元的文本知识标引[J].情报学报, 2006(3):282-288.
|
[15] |
张曾昱,徐坤.基于手机终端的免费网络资源知识元标引实践探讨[J].图书馆工作与研究, 2015(12):106-109, 112.
|
[16] |
许春漫.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元的构建与检索[J].情报理论与实践, 2014, 37(2):107-111.
|
[17] |
熊雅萍,熊才平,葛军,等.教育信息资源用户标注模型构建及仿真研究[J].现代远距离教育, 2017(1):36-43.
|
[18] |
杨青云,裴雷,吴克文.国外社会化标注系统中标注行为研究现状[J].情报杂志, 2009(11):185-189, 184.
|
[19] |
刘晓辉.基于隐性知识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[D].吉林:吉林大学, 2010:1-62.
|
[20] |
顾勤.师徒制下的隐性知识共享[D].安徽:中国科学技术大学, 2008:1-70.
|
[21] |
秦铁辉,汪琼.试论专家型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[J].国家图书馆学刊, 2007(2):58-62.
|